【科普】比狂犬病更可怕的是:90%人不知道这样处理伤口会致命
丽丽:昨天被小区流浪猫挠了,用碘伏涂了就可以了吧?
真真:自己家养的狗抓伤的,我在家里自己冲了,不用清洗伤口了吧?
小波:我被咬了一个多小时了,不流血了,不用再清洗伤口了
在门诊,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
那么,到底动物致伤后
如何清洗伤口才是正确的呢?
一、忽视的伤口冲洗,存在的致命风险
1、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:
83%的动物咬伤患者未规范冲洗伤口,
导致病毒残留风险激增。
2、全球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研究证实:
未规范冲洗的伤口感染风险提升17倍;
3、《中华急诊医学杂志》指出
持续冲洗15分钟可清除78%的伤口污染物
降低90%以上感染风险
4、世卫组织WHO研究指出
及时冲洗可降低狂犬病感染风险达40%
二、被忽视的误区与真相
❌自己家养的宠物,可以不清洗?
2024《急诊医学》数据显示,外观健康的宠物中,仍有 2.7%携带狂犬病毒,城市“健康犬”带毒率达2.3%。
❌ 没有出血,不需要冲洗?
抓伤虽细小,但85%为深部刺伤,更易残留病毒
且破皮的伤口就容易带入细菌感染;
❌ 我在家里冲洗过了,不需要冲洗?
世卫组织WHO建议采用 15psi(约1.03大气压)的专业冲洗设备,而家用自来水压力普遍为0.7个大气压,远远达不到高压冲洗效果。
❌ 用酒精、碘伏消毒下就好,不用清洗了?
酒精会使伤口表面蛋白凝固,反而锁住病毒
❌ 把血挤出来了,不需要清洗?
挤压伤口可能将病毒推入深层组织。
❌ 没有狂犬病毒的动物,不需要清洗?
猫咬伤85%为深部刺伤,兔子、蝙蝠、狐狸等口腔内多种细菌,极易引发细菌感染(如沙门氏菌);
三、科学冲洗操作指南
1、黄金病毒阻断时间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及我国《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》均将“伤口清洗”列为最高优先级处置措施;
狂犬病毒沿神经向大脑进军,时速达3mm,相当于病毒每2小时就能从手指跑到手腕。
延误超1小时,病毒神经入侵风险增加3.2倍
2、黄金清洗法则:
专业配比冲洗液+流动高压交替冲洗≥15分钟,可清除伤口中78%-90% 的病毒,水流需倾斜冲洗创面
【只有专业机构的冲洗液和冲洗设备,才能在配比、力度、角度上完成有效清洗】
“每延迟1分钟冲洗,病毒向中枢神经多移动0.05mm”
中国疾控中心《2025年狂犬病防控蓝皮书》强调,伤口冲洗是唯一能物理清除病毒的手段,其价值无法被疫苗替代。
当然,伤口清洗只是动物咬伤的第一步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及我国《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(2023年版)》明确:
“伤口清洗+疫苗接种+免疫制剂”
列为III级暴露的标准处置流程
三重防护缺一不可:
伤口清洗是降低病毒负荷的物理防护手段;
被动免疫制剂是阻断早期感染的关键屏障;
疫苗是建立长期免疫的核心手段。
一旦被动物致伤,紧急联系24小时动物咬伤预约热线:
18670317639
(微信同号,+微信打招呼内容备注“伤口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