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警惕】开学季=生病季⁉️ 学生党的《2025呼吸道疾病防护指南》,赶紧收藏
2025年秋季开学在即
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:
近3年来
校园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
2025年立秋以来
各大医院流感病例占比达3.7%
新冠病毒检出率达15.4%,仍居首位
肠道病毒7.4%及鼻病毒6.7%紧随其后
儿童群体成高发人群
一、被低估的“病毒”
1、流感
39-40℃高热、肌肉酸痛、乏力呕吐
1人可传染3-5人,校内传播率高达68%
5岁以下儿童重症风险增加5倍
2、鼻病毒
秋季“感冒常客”
儿童易感且误诊风险高
2025年6-7月住院病例阳性率达7.2%
3、肺炎支原体感染
剧烈干咳,夜间加重,
胸片呈“云雾状”改变
2024年数据显示:
秋季青少年感染活跃,阳性率11.1%
4、肠道病毒
9月高发期(如轮状病毒、EV-D68型)
南方儿童传播风险更高
2025年暑期门急诊检出率达7.4%
5、过敏性鼻炎
据沈阳卫健委数据表明:
每年8-10月
占儿童全年过敏性鼻炎就诊量的43%
其中,因揉鼻致出血病例超30%
6、肺结核
咳嗽超2周+午后低热+盗汗
肺结核传染性强但可控
学生群体发病率约为全人群的1/3
15-24岁年龄组占学生发病总数的 85%
报告显示,3月、4月、9月为发病高峰期,与开学季重合
7、哮喘
全球超3.58亿哮喘患者
2025年预计突破4亿人
秋季为最高发季,吸入型哮喘秋季占比达86%
二、流感 ≠ 大号的普通感冒
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,
是由流感病毒(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)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
三、开学季—流感高发期
疾控数据显示:
南方城市,有两个流感高峰期
除了大众认知的冬季,
7-9月,也是流感病毒的高峰期。
9月为开学季,学生回归校园
人群聚集,流感趋势更加严峻
气温影响
1、昼夜温差大
夏秋交替,昼夜温差大
鼻黏膜防御功能下降30%-40%
淋巴细胞活性受气温抑制
呼吸道纤毛运动速度减缓
2、空调使用频繁
多数家庭仍使用空调
低温干燥的环境,病毒存活时间更长
免疫力下降
1、暑期生活习惯紊乱
学生在暑假作息不规律、运动量减少、冰饮摄入量大
2、开学应激反应
因开学调整作息、学习压力引发焦虑,影响免疫力
群体聚集和交叉感染
1、密闭空间传播
教室、宿舍人员密度高
达日常10-15倍
1例感染患者可传染8-10人
2、交叉感染
暑期出游、接触病原体风险增大
开学集中返校,加速病毒传播
免疫力空白期
未成年的学生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
去年接种的流感疫苗抗体降低
公众防护意识弱
白天气温依旧高
再碰上9月开学季,人群聚集,病毒传播更快速。 所以,夏秋交替的季节,往往是流感的高峰期。
四、双盾防御指南
1、了解自身健康指标
暑假期间,学生作息、饮食都发生改变
奶茶代水+熬夜代谢紊乱+外卖高嘌呤
脂肪肝、尿酸超标、高血脂等疾病呈现低龄化趋势
做好健康检测,及时发现身体异常
2、了解免疫力指标
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病毒的重要防线
定期监测免疫指标
(如IgG、IgA、IgM、补体C3/C4)
可量化评估免疫功能
及时发现免疫失衡,更好抵御病毒
3、接种流感疫苗
最佳接种季节:8月中下旬——10月
6月龄以上的人(无疫苗接种禁忌)建议接种流感疫苗
每年都需接种流感疫苗
抗体会在6个月后显著降低
疫苗在注射后2-4周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
6个月-8岁初次接种的儿童,
需接种2剂,且间隔至少4周,应尽早去打
流感疫苗预约渠道:
18670332736(微信同号)
3、日常防护
均衡饮食
适度运动
保证充足睡眠
补充维生素
趁现在,赶快提高免疫力,守护好自己的健康。
等秋意渐浓时,就能和家人从容赏秋。
毕竟,我们要健健康康地,去爱这个世界啊。
卫康士,家门口的全家健康体检站
一旦被动物致伤,紧急联系24小时动物咬伤预约热线:
18670317639
(微信同号,+微信打招呼内容备注“伤口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