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第一片梧桐叶尚未泛黄

数百万人的鼻子却已提前感知秋天

——连续十几个喷嚏、纸巾消耗量陡增、夜间张口呼吸…

这些看似「小毛病」的背后

是免疫系统发出的警报。


图片

最新数据显示:

8-10月,过敏性鼻炎就诊量占全年42%

 6-14岁儿童

过敏性鼻炎秋季首诊率占全年近四成

成人患者中

46.7%的夏秋季花粉症患者

在9年内可能发展为哮喘


一、从“小喷嚏”到“大隐患”



根据 2021 年的调查数据,

我国成人过敏性鼻炎的自报患病率

已经从 2005 年的 11.1%上升到 17.6%

这意味着:每 6 个成人中

就有 1 人受到过敏性鼻炎的困扰


图片


过敏性鼻炎

又称为变应性鼻炎

免疫系统过度反应

引发的慢性鼻黏膜炎症


典型症状

阵发性喷嚏(连续 ≥3 个)

清水样鼻涕、鼻痒、鼻塞

可伴眼痒、流泪、咽痒、咳嗽、嗅觉减退


常见过敏原

吸入性过敏原

花粉(夏秋季以蒿草、葎草、豚草为主)、尘螨、霉菌孢子、宠物皮屑、蟑螂分泌物等。

接触性过敏原

化妆品、染发剂、洗衣液、有机溶剂等。

药物性过敏原

青霉素、头孢类、磺胺类药物,某些中药成分等。

过敏原检测

联系健康管家,免费预约,不用排队

联系热线:18670332736(微信同号)



二、过敏性鼻炎的“隐形杀伤链”


千万不要以为过敏性鼻炎就只是打喷嚏而已

小小鼻炎会引发多米诺效应


 70%患者存在睡眠障碍

长期鼻塞导致缺氧、白天注意力下降

儿童患者学习成绩平均降低15%

部分患者因此引发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


耳鼻喉、皮肤问题的连锁反应

46%患者发展为哮喘

鼻窦炎风险增加3倍

免疫失衡可能诱发湿疹(共病率60%)

中耳炎(儿童患者高发)

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膜炎


儿童、老人的其他负担

儿童‌:长期口呼吸导致“腺样体面容”(上颌骨变形、牙列不齐)

老年人‌:合并慢性病时,会加重心脑血管负担



三、如何揪出“鼻炎真凶”


目前,检测过敏原方法主要有2种,血清IgE检测和皮肤点刺试验。

除此之外,还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判断,但是准确性有待考察。


血清IgE检测

抽取患者血液

检测血清中游离特异性IgE

优点:

不受年龄、药物或皮肤状况影响

一次可检测多种过敏原

结果准确可靠

注意事项:检测前8小时内需保持空腹


皮肤点刺试验

通过在前臂内侧皮肤滴加少量常见过敏原溶液

用特制针头轻轻刺破表皮

观察15-20分钟内是否出现红肿、瘙痒等过敏反应


自我观察与排除

观察症状发作与环境、饮食、接触物的关系

如是否在接触宠物、花粉、灰尘后加重

逐一减少或避免接触可疑过敏原(如花粉、尘螨、动物毛发等),观察症状是否缓解



四、科学防护,远离过敏性鼻炎


了解免疫力指标

过敏性鼻炎目前还无法完全根治

但是可以通过检测免疫力来辅助调节


药物控制

  • 激素类:多为鼻喷剂,如布地奈德、糠酸莫米松、丙酸氟替卡松

  • 第二代抗组胺药:鼻部用药——氮卓斯汀、左卡巴斯汀;全身口服用药——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

  •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:孟鲁司特

!须遵医嘱规范用药,切忌自行购买使用


 脱敏治疗

通过微量过敏原刺激,重塑免疫耐受

尘螨脱敏治疗有效率85%-90%

3-5年疗程可降低哮喘风险50%


生活方式干预‌

日常规避:在知晓过敏原情况下,避免接触过敏原

鼻腔冲洗‌:每日1次生理盐水冲洗,过敏原清除率达70%

保持良好生活习惯:适度运动,避免过度疲劳,避免饮酒,保持乐观心态

营养补充‌:维生素+益生菌组合可改善免疫调节功能


据统计,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已超2.4亿,而夏秋交替,正是过敏性鼻炎就诊高峰的“震中”。

转发这篇文章,给你总揉鼻子的朋友,或许就是一次及时的“免疫预警”。


过敏原检测,联系24小时健康热线,免费预约,不用排队

联系热线:18670332736(微信同号)